中文小说 > 历史小说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四十三章 日暮人渐归,群鸡犹啄黍1

第一百四十三章 日暮人渐归,群鸡犹啄黍1(1 / 1)

刘协于宫中赐宴,皇后作陪并不算逾制,当然,贵人们便没有这种待遇了。

所以,虽然步练师对爱郎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却也只能乖乖待在百子坊中。

伏寿虽在场,但其人芳心中的煎熬感,却也并不逊色步练师多少。

众目睽睽之下,其人焉敢向爱郎暗送秋波?

于是乎,这殿内殿外的两名女子,便坚定了出宫省“亲”之决心。

恭喜赵旻…要成为时间管理大师。

伏寿在明,步练师在暗,最要命的是,伏完的光禄勋府居然距步骘的卫尉府仅数步之遥…

此事实属正常。

因为光禄勋与卫尉职责相近,需要经常见面沟通。

遑论二人都是外戚…而且不管是在刘协的汉廷,还是在赵旻的卫府,他俩都是外戚。

借着赐宴之机,且如今已近正旦,臭不要脸的急色男刘协便令乐师奏乐,令那千娇百媚、摇曳生姿的八佾、六十四名赵国舞女翩翩起舞。

可怜的赵旻,自来到这时空后,尚是首次见识到宫廷舞乐。

因为是宴请重臣,所以,乐师们演奏的是《鹿鸣》。

在赵旻那个时空,因五胡乱华之故,小雅的曲调早已失传,其中自然包括这首《鹿鸣》。

此刻,前世无事时喜欢抱着吉他自娱自乐的赵旻,在听到这古朴又悠扬的曲调后,便眯起眼盯着编钟、琴瑟、笙箫等古乐器,听得入了神。

至于赵国舞女…赵旻前世见识过太多半岛诸多女团香艳性感的舞蹈,对这时代较为正式的宫廷舞,赵旻根本不感兴趣。

相对于舞蹈,他更沉迷于乐曲。

因此,与其他欣赏美人舞蹈的刘协、众大臣们不同,赵旻轻轻击节,欣赏着乐师敲编钟、鼓瑟吹笙…等奏乐。

一直偷偷瞄着爱郎的伏寿,对此大感满意。

同样满意的,还有负责给步练师打小报告的其人心腹小宦官。

一曲终了,伏完抚须笑道。

“卫将军似颇通乐理,陛下既委任卫将军筹办大典,卫将军便为陛下奏一曲如何?”

赵旻正好也有些手痒。

其人站起身,向刘协深深一揖。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如此,臣便为陛下奏一曲洞箫。”

箫,分为洞箫和琴箫,皆为六孔。

萧史乘龙的典故中,萧史和秦穆公爱女弄玉,吹的便是洞箫。

当然,这个词如黄瓜、菊花一般,被现代人玩儿坏了。

刘协有些懵。

你赵旻打仗是百战百胜不假,问题是你这粗鄙武夫居然也会吹洞箫?

其人捋着短须失笑。

“卫将军懂乐?”

赵旻心中大骂:老子弹吉他都能完美演绎《加州旅馆》,区区洞箫又有何难?老子还能连吹加花呢!

《加州旅馆》,是古典吉他八级曲目、民谣吉他十级曲目。

赵旻前世的吉他,是大领导所送弗拉门戈吉他。

简言之,赵旻前世是吉他高手。

于是其人忍住翻白眼儿的冲动,再次深深一揖。

“陛下,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乃君子必通之学,臣虽不才,亦勉强有所涉猎,请陛下聆听。”

赵旻接过白发苍苍的老乐师递来的洞箫,略略试了试音准后,便提起一口气吹了起来。

洞箫与长笛不同,无需笛膜。

赵旻吹的,正是百五十年后,由桓伊原创的笛曲《梅花三弄》。

此曲据说是由蔡邕的柯亭笛所奏响。

洞箫当然也能吹奏。

低沉的起奏音响起,赵旻便沉浸于这个东方伟大国度所遭受的苦难之中。

是以,洞箫之起奏音低沉忧伤。

一如在寒冬之中初绽生机的腊梅。

随即,赵旻想到明年各地将无战事,且未来已经在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时,曲调便渐渐高昂欢快起来。

腊梅瞬间绽放!

这首曲子不算短,一曲终了时,在座之人却犹觉余音绕梁。

伏寿一对美眸煜煜生辉。

她只感觉,赵旻是她的宝藏男孩。

那八佾、六十四名千娇百媚的赵国舞女们,看向赵旻的美眸中也同样异彩涟涟。

赵旻深深一揖:“臣献丑。”

张飞这个同样精通六艺的混不吝,对赵旻赞不绝口。

“卫将军此曲,某闻所未闻,然则颇为婉转动听。此曲何名?”

刘协也捋须笑道:“对!卫将军,此曲何名?”

赵旻趁机大拍刘协马屁。

“陛下,此曲尚无名,请陛下赐名。”

刘协捋须自得:“吾闻此曲,犹如腊梅迎寒绽放,似有暗香传来,便名《梅花曲》如何?”

赵旻默默吐槽:我呸!没文化真可怕!好端端的《梅花三弄》,被你起个如此烂俗之名。

其人作是念,口中却笑道:“陛下学识过人,此名恰到好处也。”

刘协得意洋洋,看向众乐师。

“有劳诸位为此曲编舞。”

赵旻暗暗嫌弃刘协之俗。

我呸!如此高雅之曲,后来甚至成为国家之声的背景音乐,你竟想以此曲配舞女…

不知舞女如何演绎此曲?好期待!

赵旻同样俗不可耐。

那白发苍苍的老乐师拱手为礼。

“卫将军,以老夫拙见,此曲似应以琴箫合奏为善,然否?”

赵旻暗暗赞叹:专业人士就是专业!

其人颔首而笑:“正是!起奏曲应以琴或瑟演奏为上。”

赵旻再次向刘协深深一揖,便欲归座。

刘协不干了。

“卫将军且慢!再奏一首如何?”

赵旻笑了。

哟?自己打自己脸?

其人躬身抱拳:“陛下,臣乃粗鄙武夫,惟略懂乐耳。”

刘协讪讪一笑:“非也非也!卫将军实乃大家也。请卫将军再为吾及诸君奏一曲。”

赵旻假意推辞一番后,方才勉为其难地再次吹奏一曲。

这一次,那白发苍苍的老乐师瞠目结舌。

因为,赵旻虽只用宫商角徵羽五音,却颇得大道至简、大象无形之妙趣。

毫无疑问,此曲名为《沧海一声笑》,黄霑先生毕生巅峰作品之一。

一曲终了时,众人都绷不住了,纷纷对赵旻赞不绝口。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刘艾呵呵一笑:“老夫实不知,卫将军不但百战百胜,且如此谙熟乐理,老夫佩服之至!”

董昭佩服到五体投地:“主公大才,昭拜服也。”

老乐师已记录下曲谱,对赵旻深深一揖。

“卫将军颇得大道至简之至理,老夫自愧不如也。不知此曲何名?”

这次赵旻学乖了。

他是真怕了刘协。

“此曲名为《沧海一声笑》。尚有曲词如下…”

赵旻唱了一遍歌、顺便秀了一把歌喉…

这首歌旋律如此简单,想跑调都难。

遑论这歌词也极为洒脱豁达、精炼通俗。

伏寿一对美眸亮晶晶,如夜空中最亮的星。

不知为何,那老乐师竟然生出了危机感。

老夫毕生习乐,竟不如卫将军这武夫?

老夫莫非在蹉跎岁月?

那八佾舞女,百多只美眸直勾勾地盯着赵旻这个俊俏郎君,一张张俏脸布满红霞。

刘协决定,不能再让赵旻秀下去了。

否则,这八佾舞女说不定便要跟着赵旻回卫府,或许她们还会主动为赵旻暖榻。

显而易见,伏寿也存在这个忧虑。

于是伏寿朗声道:“天色不早,请诸公暂且归府,待大典之时,再请卫将军献艺不迟。”

众人知道刘协欲与皇后单独欣赏乐舞,便知趣地顿首再拜而退。

在浓重的暮色中,这一行人兴高采烈地走出宫城。

张飞猛然一拍头上鹖冠,将众人吓了一跳。

“阿旻,此番某等所饮,乃冬酿也。你所酿之美酒,某等何时可品?”

赵旻这才反应过来。

刘协确实小气。

如此场合,难道不该让大家喝新酿之酒?

其人失笑道:“叔父勿忧,明日卫府商议大典之事,仍赐午宴,届时美酒任叔父品尝。”

张飞大喜。

【作者题外话】:这一章需要解释之事不多…

弗拉门戈吉他起源于西班牙的吉普赛人,是西班牙文化与吉普赛文化融合的产物。

所以其既非古典吉他,亦非民谣吉他。

加花是编曲的一种手法。

柯亭笛的传说,本文不赘述,此事确实与蔡邕蔡伯喈有关。

沧海一声笑…这个更不用解释吧?

咱们借此机会,聊一聊王允和蔡邕之死吧。

前文已提及,董卓矫情忍性,拔擢群士,所以董卓提拔了一大批汉臣。

擅杀汉臣的曹操,确实比董卓老贼还要过分。

而其中的蔡邕之于董卓,恰恰如班固之于窦宪,陈琳之于袁绍,是这些权势熏天、炙手可热之徒的御用文人。

所以,本章,咱们先从董卓之死说起。

这里不得不更正一点:

董卓之死,实则是死于其人集团内部两大派系的互相倾轧。

若诸君大略读过前文作者的话,便知道云某所有论点,皆有大量论据佐证,而且论证逻辑也勉强算严谨。

那么,咱们开始吧。

初平三年(西历192年)四月二十三日,王允、吕布刺杀董卓。

六月一日,关中诸将攻破长安,王允被戮,吕布败走。

《英雄记》诸书,(吕)布以四月二十三日杀卓,六月一日败走。--裴松之

因为平话作品的普及性,王允、董卓、吕布等人的事迹,即使对三国历史不感兴趣的读者,大抵也有耳闻。

其一,董卓之死是派系之争。

董卓之死的本质,是并州集团(王允、吕布、李肃)与凉州集团的利益冲突反映,并非王允等人公忠体国、心存汉室。

其二,行凶时间曾被精心策划。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并州集团行刺董卓,特意选择了郭汜、李傕等凉州将校不在长安的时间节点。

彼时关中诸将被遣赴关东攻打豫州,董卓的女婿牛辅则屯驻弘农以东的陕县,距离长安亦遥远。

其三,新掌权的并州集团,比旧日的凉州军更加腐败。

董卓与王允之死,相隔不足四十日,而中间竟经历了蔡邕下狱、李肃被杀、将相失和、谈判破裂与贾诩乱武等诸多事件。

可知并州集团对异己势力的清洗,与对本阵营的内部肃反,更为急躁且血腥,远甚于董卓!

并州集团粉墨登场不足四十日便黯然下野,究其根本,是因为他们的执政水平比董卓更加糟糕!

董卓之死,源自并、凉二州的派系倾轧。

并、凉集团的矛盾,始自中平六年(西历189)董卓上洛。

彼时在洛阳能与董卓分庭抗礼者,便是故并州刺史、执金吾丁原。

卓又使吕布杀执金吾丁原而并其众,卓兵士大盛。--《后汉书董卓传》

丁原麾下的吕布(并州五原)、张辽(并州雁门)、张杨(并州云中)等悍将,是董卓无法忽视的劲敌。

随着丁原被杀,吕布、张辽、张杨相继归顺董卓,并州集团与凉州集团,完成了一次被动的合流。

尚书郑泰在描述董卓军队构成时,曾提到董卓麾下的六种武士。

即:

并州人、凉州人、匈奴人、休屠各人、湟中义从与八种西羌。

天下之权勇,今见在者不过并、凉、匈奴、屠各、湟中义从、八种西羌,皆百姓素所畏服,而明公权以为爪牙。--张璠《汉纪》

其中凉州人、湟中义从(大月氏别种)与八种西羌,是董卓自西凉带来的嫡系。

而并州人、匈奴人、休屠各人(南匈奴中的一支),则是董卓兼并丁原故将之后的新兵。

因此,在董卓幕府占据重要地位与重要比例的并州系,便特别不能被凉州系所容。

在抵御孙坚(191)时,大都督胡轸(凉州武威人)与骑督吕布(并州五原人)便公开内讧,胡轸甚至威胁要“斩一青绶祭旗”。

(胡)轸字文才,性急,预宣言曰:“今此行也,要当斩一青绶,乃整齐耳。”--《英雄记》

所谓青绶,即银印青绶,指彼时身为骑都尉(银印青绶)的吕布。史书称之为“吕布、胡轸不相能”。

(吕)布与(胡)轸不相能,军中自惊恐,士卒散乱。--《后汉书董卓传》

随着东汉朝廷迁往长安,随迁的并州人士也便逐渐走到了一起。

以王允(并州太原人)为首,吕布(并州五原人)、张辽(并州雁门人)、李肃(并州五原人,吕布老乡)等人团结在其周围。

至于地方藩镇,又有河内太守张杨(并州云中人)为外援。

联络线索即“温侯”。

世人皆知“温侯”是吕布的封爵,实际吕布之前的温侯,是王允。

二年,(董)卓还长安,录入关之功,封(王)允为温侯,食邑五千户。--《后汉书王允传》

更有趣的是,彼时的河内郡温县,实际被张杨所控制,就在其治所野王县的南侧。

可见并州小集团确实在内外串联。

我们再来看行刺时间。

并州人行刺董卓的时间,是经过精心策划。彼时牛辅在弘农,李傕、郭汜在颍川,长安无比空虚。

初平三年(192)四月二十三日,汉献帝号称“大病初愈”(应该是司徒王允策划的借口),召群臣入宫。

董卓行至半途,遭遇吕布与李肃的伏击。吕布持矛、李肃持戟(见《九州春秋》),十余死士一时俱发,当场刺死董卓。

(吕)布使同郡骑都尉李肃等,将亲兵十余人伪著卫士服守掖门。布怀诏书。卓至,肃等格卓。--《魏书董卓传》

吕布与李肃出身并州五原,不仅是“州里人”,还是“乡里人”。

至于二人携带的“亲兵十余人”,毫无疑问也是家乡的子弟兵,应该都来自并州五原。

董卓遇害后,其滞留长安与扶风的亲属,遭到了血腥夷灭。

其老母年逾九旬,在郿坞徒步逃命,遭到斩首;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其孙女池阳君董白,年未及笄(十五岁),亦被杀。

其弟董旻、其侄董璜一并遇害,三族皆灭,阖门尽死。

(董)旻、(董)璜等及宗族老弱悉在郿,皆还,为其群所斫射。卓母年九十,走至坞门曰:“乞脱我死”,即斩首。--《英雄记》

侥幸生还者,唯有领兵在外的董卓女婿牛辅。

此处便产生一个问题。

昔日董卓入京、鞭挞宇内,操弄权柄,可谓说一不二。

为何初平三年四月被杀时,竟简单得如屠猪狗,毫无反抗能力?

因为彼时凉州主力,根本不在长安,而在关东豫州陈留、颖川诸郡。

按《荀彧传》记载,当时李傕、郭汜、张济等西凉将校,被董卓派遣去陈留、颍川等地与关东诸侯交战。

卓遣李傕等出关东,所过虏略,至颍川、陈留而还。乡人留者多见杀略。--《魏书荀彧传》

颍川是豫州刺史治(刺史孔伷是袁绍盟友),陈留是酸枣联军的屯驻地,因此一并处在打击范围当中。

考虑到路途遥远,李傕等人离开长安的时间应该比较长,乃至从关东归来时,发现“日月换新天”。

不仅董卓已死,竟连牛辅都死了。

比(李)傕等还,(牛)辅已败,众无所依,欲各散归。--《魏书董卓传》

由此可见,谋杀董卓的计策,恰恰选择了西凉军主力前往关东,而长安城内守备空虚的时刻(192)。

并州集团抓住战机,因此一击得手。

并州集团如此处心积虑,且对待政敌家眷竟残暴至斯,这是好人能做出来的事儿?

所以,并州集团并未高兴太久,因为他们不可能得人心!

还是应了那句话: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崛起之我的阿根廷 东周策 春秋霸业 安西兵日记 我刚登基称帝,她就说我是昏君 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 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 不宋 喜唐 后院通古代:开局秦始皇来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