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小说 > 历史小说 > 汉末雄风 > 第二百零三章 所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终

第二百零三章 所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终(1 / 1)

赵旻费尽唇舌…咳咳,在此处,此词是正经的。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总之,荀彧最终和赵旻商定,暂时先印制三万套教材。

反正只要保存妥当,雕版可以存放多年,若三万套教材不足,及时补印即可。

按照竹纸、印刷两大工坊的产能,三万套教材、数十万本书,最多一月便可印刷完成。

雕版印刷最耗费时间的工序,是制板雕版。

而且,相比于活字印刷,雕版印刷还存在不少无可比拟的优势。

比如字体、美工、彩绘、插图等等。

咳咳…诸君莫想歪!

对农书、本草经等典籍而言,这些至关重要。

与荀彧协商妥当三学制试点安排后,接下来的半月中,赵旻又协助各工坊,将他们今年的计划全部制订出来。

荀彧也说到做到。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先是颖川各家带头辞官,包括荀氏、钟氏、陈氏、辛氏、韩氏、赵氏等各家,只保留羽林郎等中军郎官等武职。

其余诸如议郎、大夫等闲职,各家士人纷纷辞官返乡。

如此一来,其余士族那些尸位素餐的寄生虫们,便也不好再恋栈不去,只好主动向尚书台请辞。

短短半个月内,许都居然腾出三百余闲散官位。

而且,至少十年内无人再出任这些闲职。

这也让赵旻省下了一大批军粮。

在此期间,赵旻给立下大功的吴巨,讨诏封了一个光禄大夫,继续遥领苍梧太守。

同时,赵旻还给吴巨讨来一处府邸…

大量寄生虫们辞官后,许都自然便空出来不少府邸。

程昱负责继续看管吴巨。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赵旻也不可能让吴巨自己掏腰包,支付那远比甘蔗本身价格高昂许多的运费。

所以,赵旻按照吴巨的实际送货支出、甘蔗采购价,加价二成,补偿给其人大量绢帛。

简言之,吴巨只是写写信、派派人,最多再费费嘴皮子而已,便拿到了两成纯利润。

对于其人而言,这简直就是白捡钱!

所以,吴巨对赵旻的态度当场转变。

不是吴巨没节操,都怪赵旻给的实在太多。

于是乎,吴巨部曲带来的那庞大的牛车队,便也成了大宗交易的专属运输队。

胡椒、桂皮、沉香、乳香、檀香、玳瑁、砗磲、珊瑚等交州特产之物,便被赵旻列入了大宗交易清单。

除由西域传至大汉之胡椒、乳香外,其余交州特产均可通过丝绸之路,卖到西域诸国。

此外,赵旻还特别叮嘱吴巨,最好能与南越林邑国人、也就是占城人交易,找来优质的占城稻稻种。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因为占城稻在北宋时期,便已可以在南方大部,与耐寒的一种晚稻实现一年两熟。

旁人挖掘不出吴巨的潜力,然而赵旻不是旁人。

此番交州人运来如此海量的甘蔗,在此事背后,士家一定没少出力。

本着合作共赢、以商养战的原则,赵旻决定把握住这个机会,充分利用吴巨和士家,当然,还有丝绸之路,狠狠做上几年生意。

这时代物资贫乏,偏偏贫富差距又极大,属于典型的卖方市场。

是以,在吴巨那庞大的牛车队返程后,赵旻便忍不住要出征凉州。

但思及伏寿再有半月便将临盆,赵旻还是忍住了。

安排好工坊、各州郡今年的计划后,这半月之中,赵旻又跑到军营了解步卒转骑兵的进度。

赵旻如今既不缺马,又不乏粮,加之即将对凉州、汉中用兵,因此其人索性将军队全部改为骑兵。

其中步卒转骑兵,还有一桩优势: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这些兵卒本为步卒,可以在战场地形不利于骑兵作战时,下马继续以步卒身份作战。

有诸位猛将训练,步转骑进度当然没有任何问题。

就在赵旻纠结要不要组建虎豹骑时,本早该到来、却迟迟未至的二人,终于返回许都。

没错,正是赵旻的两个爱徒:曹彰和曹植。

护送他们回来的,仍是史涣史公刘。

“公刘兄,二子何以至此时方归?”

将俩小子送到赵大娘处后,赵旻紧闭书房门,与史涣秘议。

史涣抱拳道:“卫将军恕罪,主母有意遣二位少君随卫将军出征,又…”

言及于此,史涣闭口不言。

赵旻秒懂。

首发&:塔>-读小说

卞夫人担心她今后再也见不到她这俩儿子。

其人颔首后长叹一声。

“可怜天下父母心!公刘放心,但使旻一息尚存,必保阿彰、阿植性命无忧。然阿彰、阿植不经历风雨摧折,又焉能成大器?

昔年曹公数次创业之初,曾屡遭天大挫折,然曹公百折不挠,终迎天子而雄踞四州。

阿彰、阿植若欲成大器,便决不可苟安于一时。便是旻亲生子,将来亦当如此。”

赵旻这是给已故的曹操留足了面子。

初平元年若非袁绍及时接济,曹操都险些饿死;

荥阳兵败后若非袁绍接纳,曹操险些被徐荣追杀至死;

得荀彧后,曹老板事业总算有了起色。

然而…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纵观曹操一生,其人最大的毛病除了爱喝酒之外,便是太感性…

其人一得意,便容易放飞自我。

曹操得意忘形以至于大意失兖州,若非袁绍及时出兵救援,曹操恐怕要被吕布,以及二五仔陈宫整死。

如果诸君看到的,只是袁绍帮扶曹操如此肤浅之事的话,说明诸君理解不够透彻…

这一系列事件证明:

面对困境时,千万不要沮丧懊恼,而是要保持前行的决心和勇气,因为只要是金子,便迟早会发光!

袁绍不是傻子,他为何要无缘无故帮扶曹操?

还不是因为曹操能力出众、抗压能力超强嘛!

深思一下:

汉末三国英雄辈出,最终成事的为何只有曹孙刘?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他们只是运气好?

呵呵。

无数真相,虽然隐藏于各种史书只言片语之中,但真相终究摆在那里,不离不弃。

曹孙刘三人,包括被大众日常嘲笑的孙十万在内,没有一个是靠运气成功的。

甚至可以说,他们所谓的运气,实则都是拿命拼出来的。

对这一点,始终跟随曹操的史涣便深以为然。

“卫将军所言极是!是以主母虽挽留二位少君近两月,然最终仍决定遣二少君随卫将军出征。仆恳请卫将军妥善照顾二少君。”

言罢,史涣站起身深深一揖。

赵旻忙不迭地扶起这名忠仆,宽慰其人道。

“公刘兄放心便是。对此番出征,旻有九成九把握。”

塔读@

史涣脸上写满佩服,抱拳道:“卫将军自起兵以来,便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短短一年间,竟使天下初现一统之契机,仆心悦诚服。”

赵旻哑然失笑:“公刘兄谬赞也,旻既非雄才大略之曹公,又无慧眼如炬之明主,故决不可败也,否则旻将无立足之地。

何况,非旻用兵如神,实乃旻麾下能人众多也。”

赵旻吹捧曹操一番、史涣又拍了赵旻一番马屁后,后者便告辞。

“卫将军,仆见过妙才将军后,便须离去。待仆诸位主君孝期满后,或将叨扰卫将军。”

赵旻大喜:“公刘兄休要客气,若曹氏、夏侯氏诸位将军有意出仕,旻必倒履相迎也!”

平心而论,夏侯渊大概是诸曹、诸夏侯中综合能力最一般的那个…

尽管其人本传与乐进一样,堪称功劳簿。

赵旻已经问过董昭,夏侯惇这些年功绩如何…

总之,不问不知道,这一问便吓了赵旻一大跳。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此事下一章再交待。

送走史涣后,赵旻便着手安排起出征前最后的工作。

再有半月,赵旻便要与老娘、许都重臣、娇妻美妾天各一方。

然而在此之前…

赵旻不得不向老娘摊牌了。

【作者题外话】:夏侯惇的缺载情况极为严重。

其人本传自兖州平叛后(西历194-195年),便跳跃性地转入“太祖平河北”,即曹袁之战(200-207)。

时大旱,蝗虫起(指兖州之乱),惇乃断太寿水作陂,身自负土,率将士劝种稻,民赖其利。转领河南尹。太祖平河北,为大将军后拒。--《魏书九夏侯惇传》

考虑到盲夏侯是曹魏元勋,还参与了荥阳之战(190)等“奠基性质”的革命事业…那么建安元年(196)天子东迁、其后曹操东征西讨,皆为大事,夏侯惇绝对不可能不参与其中!

失载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不方便录入史书。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夏侯惇传》的缺载问题,几乎是《魏书》中最严重的。

一个屡战屡败、还被绑票的独眼将军,靠着屯田一路“都督二十六军”,甚至成了曹魏“首任大将军”,根本是天方夜谭。

夏侯惇的军功记录,无疑遭到抹杀。

时代相近的司马炎,登基后曾公开感叹:“夏侯惇的功绩、可以百世流传”。

(晋武帝)诏曰:“惇,魏之元功,勋书竹帛。”--《晋阳秋》

如果按《惇传》所载、其功绩基本都是“典农”。

一个在军界打拼了三十年的老将,“负土做陂”能算功绩?

司马炎必定读过当时的一手史料,他口中的“功”,必指代“军功”。

因史料所限,云某只能略作猜测:

夏侯惇早期的军功,恐怕多与袁绍有关,故不好录入史书,而失载之数年,恐怕与其人“助战河北”有关。

塔读@

对此,云某只能脑洞大开:

袁绍在建安元年至建安三年(196-198)中,一定曾多次调夏侯惇在河北对付公孙瓒、打黑山贼,甚至斗鲜卑和公孙度。

而且夏侯惇立功很可能极高!

苟哥赵旻好容易逮住吴巨这条巨鱼,一定会尽可能压榨其人价值。

曹孙刘三人的成功,与咱们现代成功人士一样,绝非偶然!

他们背后所付出的血泪及伤痛,都记录在史册之中,他们的故事,每一个都极为励志,甚至可以说是英雄史诗!

如果我们只看到其中的尔虞我诈、狗皮倒灶、血腥残忍、权术诡谋…

那就真的太肤浅了!

曹孙刘三人,的确无愧于英雄二字!

虽然云某一直鄙视孙十万…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最后…赵旻药丸…

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我们看一看刘表对待刘备的矛盾态度。

直观上看,刘表对刘备的态度十分矛盾。

按刘备“数反覆难养”的负面名声以及刘表“阴御之”的猜忌心理,双方很难长期维持和平态势。

但最终结局却是刘备在荆州波澜不惊地度过了八年时光,直至刘表老病而死。

这种微妙的平衡未遭打破,离不开彼时特殊的外部环境。

即曹操集团盘踞北方,挟制荆州。

刘表虽然不甚信赖刘备,但他毕竟更畏惧曹操,两害相权取其轻,人性使然。

若按历史的走向来看,在刘备客居荆州期间,也确实未发生曹军大规模南下的事件(有过小规模入侵行为)。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虽然彼时曹操忙于吞并袁绍集团的遗产,无暇南顾;

但也侧面反映出曹操对刘表与刘备的组合,终究心存忌惮。

曹操的存在是刘表与刘备相互依存的外因,这一微妙平衡得以实现,另有内因。

内因即是荆州集团内部存在许多心向汉室的臣子,他们与刘表貌合神离,随时准备将荆州拱手献予曹操。

其中以蔡瑁、蒯越为代表的荆楚大族,兼备“元从”与“豪强”的双重身份,他们在刘表集团中占据显赫地位,却暗通曹氏,心怀异志;

而刘表对此颇感无力。

蔡瑁字德珪,襄阳人。性豪自喜,少为魏武所亲。刘琮之败,帝(指曹操)造其家。--《襄阳耆旧传》

这一集团的政治活动相当频繁。比如有“楚国之望”美名的韩嵩曾劝刘表向汉廷纳质子,刘表大怒欲杀之,这一决定却遭到包括蔡夫人在内的荆楚大族的一致反对,最终竟不了了之。

(刘表)盛怒,持节将斩之,数曰:“韩嵩敢怀贰邪!”……其妻蔡氏谏之曰:“韩嵩,楚国之望也;且其言直,诛之无辞。”表乃弗诛而囚之。--《傅子》

以傅巽(凉州北地);

塔读@

和洽(豫州汝南);

杜袭、赵俨、繁钦(豫州颍川)为代表的流寓士人,与刘表的关系亦十分堪忧。

从结局来看,傅巽最终参与了对刘琮的劝降;

和洽“南度武陵”,栖遁避世;

杜袭则干脆“南适长沙”,参与了张羡集团的叛乱。

可见这些富有名望的流寓士大夫,其实也抛弃了刘表。

(蒯)越、(韩)嵩及东曹掾傅巽等说琮归太祖。--《魏书刘表传》

(和洽)与亲旧俱南从表,表以上客待之。洽曰:“所以不从(袁)本初,辟争地也。昏世之主,不可黩近,久而阽危,必有谗慝间其中者。”遂南度武陵。--《魏书和洽传》

(杜)袭避乱荆州,刘表待以宾礼……袭遂南適长沙。建安初,太祖迎天子都许。袭逃还乡里。--《魏书杜袭传》

另外,荆州还存在许多年龄尚轻、名望尚浅的流寓士人,如孟建、石韬、徐庶、诸葛亮等人。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他们与傅巽等人又有不同,这些青年士子从未出仕过刘表幕府,始终保持观望态度。

诸葛亮在多年之后曾回忆往事,称“不求闻达于诸侯”,此处诸侯即指刘表。

更不必说,就连刘表的“邑人”最终都抛弃了他。

伊籍跟随刘备入蜀,王粲兄弟则劝说刘琮降曹,几乎无一例外背弃了刘表的信任。

(刘)表卒,(王)粲劝表子(刘)琮,令归太祖。--《魏书王粲传》

王沈《魏书》记载,刘表死前曾向刘备托孤,云“我儿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

此处“便摄荆州”的真实性存在争议,裴松之对此高度怀疑,姑且不论;

但“诸将并零落”却是客观事实。

此处的“诸将”当指忠于刘表,且愿意贯彻其割据意志的将领。

这些将领在刘表晚年时多已凋零,尚在人间者,则大抵如蔡瑁、韩嵩一般秉持归降曹操的绥靖立场。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毫无疑问,刘备在刘表集团中属于特例。

他虽然受到刘表的猜忌,但刘备与曹操之间矛盾甚深,无可调和。

因此刘备必定是反抗曹操,维持荆州割据路线的坚定拥护者。

简言之,刘表与刘备的关系,是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提防。

刘备对此亦心知肚明,从他在荆州晏然安居八年的事迹来看,他大约从未担心过遭到刘表暗算。

按刘备的行事作风,他在担忧曹操“必不容己”之时,便立即叛走徐州,可知此人政治嗅觉极端敏锐;

若他真的担心遭到刘表谋害,是绝无可能在荆州客居八年之久的。

按刘表死后他曾欲远遁交州,依附苍梧太守吴巨,便可知道彼时的刘备尚有退路,不必盘桓荆州。

(刘备)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指曹操)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蜀书先主传》

(鲁肃)问(刘)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江表传》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汉魏春秋》记载,刘备曾自诩“刘荆州临亡托我以孤遗”。

可知刘表临终之际,确实曾对刘备寄以期望。

即使不是举州相付(如《英雄记》、王沈《魏书》所云),也是叮嘱刘备辅佐刘琦、刘琮等子嗣。

可知刘表一心所系者,仍是将割据荆州的事业继续下去,而刘备的存在,则是刘表遗愿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

有鉴于此,刘表虽然对刘备“疑其心”甚至“阴御之”,却绝无可能萌生出暗算刘备的念头;

因为刘备若死,则曹操便再无对手,刘表一生的事业也便注定拱手相付。

《后汉书》记载刘表“在荆州几二十年,家无余积”,可知刘表统摄荆州期间,从未重视过个人财富的积累。

其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刘表将整个荆州都视作个人私产。

维持荆州的割据局面,便是刘表的人生追求。

综上,刘表如此看重刘备,而刘备也的确为令刘表失望,甚至,因刘备之故,曹操不敢轻易攻荆州…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谁还能说,刘备只会哭?

第二卷,随着赵旻大搞民生、苟道给刘协屡添春意、出征在即而至此完结。

第三卷即将展开。

刘备至荆州,给天下带来了许多变数,而孙策本性难移,其人结局如今亦未可知。

袁绍认怂之后,河北反倒进入稳定局势。

所以,赵旻要如何努力,才能避免天下三分的大趋势呢?

请诸君拭目以待!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崛起之我的阿根廷 东周策 春秋霸业 安西兵日记 我刚登基称帝,她就说我是昏君 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 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 不宋 喜唐 后院通古代:开局秦始皇来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