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8 章 678(1 / 1)

季湘君是带着资料过来的。

三集单元剧虽然还没有播完,但是带来的第一波红利殷怜已经享受到了。比如说,虽然之前合作的演员有人为了咖位的事情拿乔,但是更多人却开始重视起殷怜的邀约。

先前的殷怜,都是挑中了演员之后,让人一个一个去谈下来的。她拍《地府改革》等片之前,给不少三线演员发过邀约,后来发现人家根本就不理会她,发的邀请函都像是石沉大海一样,殷怜就只好又借了编剧和以前认识的导演的人脉,以及公益宣传片的名头,转弯抹角地费了不少功夫,才终于谈下来一批中意的演员。

这些演员基本都介于三线到十八线之间,多数都是那种标准的职业演员,人气不高,但作品不少。殷怜实际接触过之后,发觉他们的性格和心态也各有不同。既有人安于现状,只把演戏当做一份工作的,也有人野心勃勃,指望着有天撞上一个好角色,然后一炮而红的。

不管是哪一种,他们都更偏向于演员而非明星——这里的演员并非针对他们自身的定位,而是他们的工作方式和报酬。殷怜聘用的,有一定戏份的配角演员,片酬大概在五到二十万之间,平均收入略高于其它行业,但是工作量和辛苦程度也超出一般行业。

但即使是这个阶级的演员也挑戏。且因为入行时间久,阅历丰富,所以他们挑戏时的态度更谨慎。他们不像是那些盼望一夜成名的新人或者龙套演员,会关注剧组本身的实力,关系,以及主创团队的可靠程度。

按殷怜交流过的某位老演员的说法,爆红是碰运气的事情,不用想那么多,能不能上星甚至能不能上映都可以不用太关注,但一定要找靠谱的剧组,至少确保能按时拿到片酬。

这是殷怜没有接触过甚至都没有听说过的“演艺圈”了。

拿不到片酬这件事听起来就很荒唐,但却是很现实的事情。越是深入接触,殷怜就意识到,底层人的演艺圈和上层的演艺圈根本不同,这就是一个非常畸形的行业环境。

不过这跟她的关系不太大,殷怜跟这个圈子接触也不深。虽然目前来说,她这两年的社会责任感有点爆棚,但怎么想这个行业也不是最需要拯救的行业。

对于这些有些实力,又把演员这个职业当做饭碗的人来说,他们选择工作自然会相对谨慎和现实。这种情况下,殷怜哪怕名气大,有人气,但一来没有娱乐行业的背景,二来唯一的履历也是在编剧和音乐剧导演上,人家觉得她不可靠不值得信任那是一点也不奇怪。

这种情况下,拍摄了《地府改革》的好处就出来了。

虽然对于这部片来说殷怜仅仅只是出品人,但是通过片子大家也终于能够实质地感受到她的资本和实力。首先是片子本身的质量让人能明确地感受到她的眼光以及手下团队的创作和制作能力,而特效展示的则是资本和技术实力。

加上《地府改革》这部片子的性质和宣传方式,很容易让人觉得殷怜有官方背景。这种情况下,行业内的人向来都是十分敏感且善于联想的,自然会觉得殷怜参与的项目还是有相当的实力的。

虽然这不足以令人趋之若鹜,但却已经足够一部分行内人在衡估殷怜的项目时,暗中给她增加一些权重分数了。

就好像这次的片子。

《地府改革》开拍之前,殷怜有中意的演员,那是一个一个找关系亲自让人去面谈说服的。但是这一次,《月亮的孩子》这个剧本刚放出消息,殷怜划为备选的演员就都纷纷爽快地答应了前来试镜,甚至有原本没有列入殷怜考量的演员,也主动通过双方都认识的业内人员,向殷怜表达了试镜的意愿。

当然,这里面的大部人都没什么名气,偶尔有几个识别度比较高的,也是在电视上混了脸熟,却很少有人关注过名字的人物。

好在殷怜本来也不想找什么大明星。

手头有好故事好剧本,前作的名气也已经打出去了,加上殷怜本身不缺钱,便也不急着捞一把块钱,或者炒什么明星流量的股。

因此她的反应就很淡定,选人的时候优先的两大要求就是演技好,片酬却不能太高。

这要求听上去很过分,其实却比想象中容易得到满足。因为很多时候,演艺圈里最值钱的不是演技,而是名气。

当然,顶尖的演技仍旧是很值钱的,但殷怜又不很需要。她不需要人家去演什么返老还童的病人,精神失常的同性恋者,伟人或诗人,流浪汉或自杀者。

她只需要他们演出一些能与普通人产生共鸣的普通角色,甚至不需要有艺术片的细腻或者历史片的厚重,普普通通能把剧情顺好就行了。

这就很容易了。

这个行业默默无闻的人要远比大红大紫的多,一部戏只有那么几个主要角色,却有少则成百,多则上千的配角。这些配角平日也要吃饭,也要工作,甚至因为关乎生计的关系,比一些红角更加要重视这份工作。

其中很多人也许只是普普通通地做好一份工作,少了想要出人头地,一日爆红的上进心,所以工作会更加娴熟也更缺乏灵气,但有一个好处,就是足够规矩听话。

殷怜虽然没演过几部片,也没导过几部剧,但是因为胡思琳和一些业内熟人的关系,知道的小道消息却多。知道在这一行里,每一部剧的拍摄,不是东风压倒了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了东风。业内的片子,多数要么导演强势,要么演员强势,其中也有很小的一部分,是编剧强势,不过编剧强势是小数,往往要么就是大编剧,要么就是兼任编剧的原作者,而且往往都是大文豪等级的原作者。

第三者是少数,前两者才是常态。其中导演强势固然会出一些状况,比如说合作中演员情绪崩溃,体验不佳,甚至工作氛围也会显得压抑,但多半不会影响影片质量,只会影响人际关系。但是演员强势就比较麻烦了——演员强势有两种,一种是演员本身的声势大,但这是顶尖的小部分人,而且真正的大势演员往往都有演技和经验傍身,就算压着导演,也不会把片子往坏处带,麻烦的其实是第二种,演员背后的资本强势。

这种时候,各种改剧本,加戏份,指手画脚的就都来了。

这其实是殷怜最容易碰到的情况,因为她这一波的作品红得太快,年纪又小,光看个人资料,就会让人觉得好欺负。

但是殷怜和合作的导演目前为止一次也没遇到这种情况。

因为到目前为止,她找的演员因为本身的咖位或者立场的关系,都不热衷与搞事,导演也压得住。

殷怜听多了业内八卦,越发满意于眼前的情况,就更安于这群社畜型演员了。

《月亮的孩子》里面最大的咖,可能就是胡思琳了。她一定下档期,就给死党放了消息。

胡思琳目前声势正旺,在网上甚至有了天生戏骨的外号。其实非要说的话,胡思琳的长相不是特别出众,就算当初在班里,不算殷怜,也不是最好看的,只能算是还顺眼。

但是这个年龄的女孩子,只要不是长相特别有缺陷,也难看不到哪里去。当初胡思琳不怎么打扮,皮肤状态也不算好,她的家庭情况和父母的观念,还确保了她只敢在离家最近的理发店花不多于十块钱的费用剪头发,最后做出来的形象是什么样的几乎可想而知。

她头一次在戏外做造型的时候,那叫一个坐立难安,给殷怜发了好几条信息,阐述自己的新发现——“原来并不是所有新剪好的头发都丑”,“原来真的换一个发型就能让人瞬间变得好看”。

如同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殷怜真的很多时候都很难理解胡思琳的情绪,但是又觉得她很可爱。胡思琳就好像生活在另一个世界的人,和她来往殷怜经常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胡思琳身上,带着一种充满人间烟火气的鲜活。

殷怜的拍摄工作筹备得很顺利。她吃到了之前公益宣传的甜头,加上这一次的剧本也有可操作的地方,就打算继续将之与社会问题联系起来,这样子正常拍片赚钱的同时,还能做一点社会贡献,也为自己积累一些影响力。

《月亮的孩子》有涉及一些诸如人口拐卖之类的问题,但这只是一段剧情,很多内容确实能激发人们对于人口贩子的愤恨,但这确实不是剧本的主线。如果说剧本真有一个主线,就是“孩子”。

故事的孩子们各有各的境遇,各有各的聪慧,但相同的是,他们在应该受到保护的年龄,都没有受到应有的庇护。

殷怜拜托季湘君带来的,正是一些孤儿养育机构和流浪儿问题的资料。殷怜心里有了一些想法,但还需要了解具体情况来形成确切的计划。

母女俩正在低声交谈的时候,殷怜却收到了AI提醒,表示有陌生通话,说是某位知名演员的经纪公司。

殷怜没有对这位演员的印象,但是AI网络搜索过之后,确认这位演员——或者说“流量明星”确实有相当的知名度,便提醒了殷怜。

殷怜接通了通话。

对方的态度很热情,先是表示自家演员有想要出演殷怜新作的意愿。殷怜一边翻着对方的网络资料,一边委婉地进行了拒绝,大致就是说剧的预算有限,不准备请高人气的明星。但对于却似乎根本听不懂她的委婉,一再强调演员的人气,并且还透露出了如果殷怜愿意接受演员当主演,他可以带资进组的意思。

殷怜缺钱吗?她堆着金山银山,撒着玩都可以。

因为她本人商人习性,所以心底里挺烦那种撒钱成性,为了点排面肆意糟践资源的富二代的,当然表面上也不会表现出来,便又婉转找了几个借口拒绝:“您大概不清楚,其实我这部的主角是个小孩子。”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肆意沦陷 皇城第一娇 疯批强撩诱哄!冷欲宿主眼红声颤 君卿莫相忘 凤舞天行 快穿年代世界 重生,太子殿下一心追妻 太刺激了!满级宿主被疯批强制爱 小女巫穿成假千金,要爆红先诅咒 狂妃上线:绝色魔尊痴缠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