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2 章 722(1 / 1)

这故事里很多内容,其实已经不是原著的内容了。比如说王夫人的胭脂就是大有讲究的,虽然名义上是胭脂,其实在剧集里,从剧情对话和配角们的反应可以发现,更接近现代高端化妆品……又或者说,不是胭脂本身像现代化妆品,而是众人对待这些物件的态度更接近现代人。

后人读红楼,都说贾家奢靡无度,其实他们再奢靡,毕竟也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了,所以这种奢靡,很多时候就跟隔岸观火一样,并不能给人带来警醒和触动。

这种内容要让人猛然警醒也很简单,一种是直接把债务数额和消费折合成现代货币,另一种是以更直观更能让普通观众理解的方式揭露这种奢靡之后的“代价”。

后者其实红楼里面已经表现得很清楚了,只是手法可能比较隐晦,需要人去自己解读,前者要是真的这么做,反而会显得滑稽和不伦不类。

“古代”和“现代”之间的界限,殷怜还是在努力控制的。

不过情景剧毕竟是含有很大一部分喜剧性质的,所以也不用太过严苛。因此殷怜选择了一种介于严肃和荒诞之间的形式。

她给剧加了一个“穿越者”。

虽然是“穿越者”,但这个人并不是现代网络流行小说里面那种日天日地的主角型角色,更像是一个戏剧之中的旁白,一个观众视角的化身,她对整个红楼的故事没有太多的干涉,甚至很多时候会展现出一知半解,大惊小怪,和荒诞以及偏离原作的见解,但是黑怀朱的分寸掌握得很好,让她既参与故事,又游离于故事之外,并以她为媒介,让观众也产生相应的共鸣。

这个角色只是贾府的一个小丫鬟,一个因为知道贾府要抄家,又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时候会抄家,因此死活不想进来,又因为家计实在困窘,最后保持着“好死不如赖活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来替贾府打工的小姑娘。

因为心有顾虑,所以小女配做的是给贾府下人跑腿打杂的粗活,赚的钱少,但至少不会受连累。

这个小姑娘戏份的大半段都在惶惶不安,杞人忧天,不过随着时间过去,与众主要角色的熟识和互相之间的影响加深,她渐渐也会开始融入进去,到故事结尾的时候,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局外人。

殷怜觉得这会是一个很有趣的设计,恰好可以用来映射观众——故事开始的时候,观众们只是观众,但是如果一部剧看到结局,很多观众往往都会融入进去,对各个剧中人产生或深或浅的感情,而到了告别的时候,往往是他们融入得最深的时候。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虽然这句话的原意不是这个意思,但是用在这里其实也非常合适。

当然,这妹子也不纯粹只是个工具人,或者说,她工具人得其实也不是特别纸片。黑怀朱多少还是发挥了一下他的正常水准的,所以这个小姑娘虽然很多时候的看法会比较片面和目光短浅,但她也是有自己的优点……或者说共鸣点的。

比如说,虽然穿越了,但这小姑娘活得浑似个时差党和社畜的结合体——当然,从字面意义上来说,这个形容可以说是出乎意料地符合真实情况。不过,如果纯粹只在比较两种定义的共同之处下手,那么他们的共同之处就在于这位“观测者”常年为自己的经济情况和前途发愁,日常私下吐槽“同事”和“老板”,并且喜欢把所有自己和他人的消费换算成原来世界的物价。

“观测者”有三个重点情报,需要划重点做笔记的那种,因为在后期的剧情之中用途巨大。这小姑娘在现代最喜欢吃下班回家路上卖的一种火烧饼,租着一个二线城市里不太繁华也不算偏僻的一处一室一厅,穿越前刚忍着肉痛新买了一台配置相当高的游戏笔记本。

为什么这些情报重要呢?

因为这姑娘在观看过程之中负责换算贾府的消费。她会代替观众把贾府的一些重要花费按照粮食的价格基准换算成人民币,然后用“五十个火烧饼”,“十八个月的房租”,“三台高配笔记本”这种表达形式说出来。

是不是很好理解?

殷怜在这里也是动了些脑子的。当然,和黑怀朱一起设计剧情时,用的是夏国本地的例子,比如说火烧变成了雪花筒(一种在夏国很受欢迎的特殊工艺机器制造的爆炸冰淇淋),高配手提变成了个人端,实际带回来的时候,殷怜则重新把细节都修改成了符合地球人认知的内容。

小姑娘的人设是会计师,也许有人会说,这设定不合理,一个会计师怎么可能会在古代活得不好?复式记账法不香吗?

确实,复式记账法是个资本,但是姑且不论性别,阶级,时代观念这种问题,这里面其实有个误区——就像很多同人作者和读者心里那“红楼之外皆净土”的误会一样,谁说古代随便哪个商人就会了解到复式记账法的好处,会重视它,并且愿意信任一个年幼,不熟悉的女孩并把账目交给她管理?

现代很多家庭式企业或者商铺都未必会使用足够完善的记账流程,复式记账法确实更加明晰,但那是在生意铺得够大,员工够多,而老板又不会直接地接触和管理生产和销售的每个流程的情况下才需要使用的账目管理手段。

换句话说,这个时代的大部分商业行为对于复杂的记账法没有需求,在税务收取的方式相当死板和一刀切的时代,税务机关也不需要这样复杂的表目来判断商家的财务情况。这时候的商人并不重视账务管理,对于账房的要求,也更注重本人的品行和可信度多于管理手段。因为前者在这时代的可操作性要比后者更高。

作为一个会计,女孩最有用的能力却限制在了最基础的计算能力。这确实是她的资本,却不是工作的基本,而是嫁人的资本。

在黑怀朱的剧本里,这位穿越者是少数能够拥有专门的一集来表现自我的原创人物,虽然她的这一集主题是“恐婚”。

这一集仍旧是连接着现代和古代的一集,是属于用古代的观念和视角可以看到一层,用现代的观念和视角又可以看到另一层的故事。

殷怜在这部剧里面,可以说是把以古喻今用到了极致。

不过话说回来,她本来就不怎么喜欢特别纯粹和脱离人性与社会的幻想主义,认为文学创作的价值越接近人类真实的感情,则价值越高。她认为小说可以脱离现实,却不能脱离生活。

因此在创作过程之中,殷怜也秉持了这样的原则。在每一个古代的故事里,她都加入了一些现代的核心,或许不需要太深刻,但却一定要能引起共鸣。

虽然小演员们未必每个人都能够理解到故事里的每一个情节的深意,但是这一次殷怜却没有特意让老师为之进行讲解。或者说,她打算到拍摄的时候,再根据情节的需要对孩子们进行指点,因为有时候“不理解”也是演出的一种有意状态,端看角色本身的定位。

之后准备得差不多了,殷怜就开始进行外部选角。这可比内部选角严格多了,但因为先前作品的热播,还是很多人来试镜。不过她的业内招聘通知不知道被谁泄漏到了网上,引起了不少争议——因为殷怜直接在上面标注“只看演技,不看人气”,让少数人觉得她意有所指。

有人对此幸灾乐祸,喜闻乐见,也有人对此一跳三尺高,觉得她说话阴阳怪气,甚至反过来开始攻击童星们的演技。

在彼得潘的时候,孩子们演的烂剧肯定不少,演技也说不上每一个都精湛。彼得潘重视炒作要多过对孩子们演技的培养,所以最后混出头的童星们,演技百分之九十靠灵性和天赋,大约只有百分之十源于每周时间有限的专业课程。

不过自从殷怜接手他们之后,至少她照顾的这群小孩演技可以说是突飞猛进,优秀的剧本跟全面且极具趣味性的训练课程让他们从精神到技术都增长迅速。不过毕竟年纪小,所以在真正的表演能力和经验技术上,跟一些演了几十年的老戏骨肯定还是有很明显的差距的。

只要挑中了一些关键内容,并以吹毛求疵的态度来与真正优秀的演员进行对比,这些挑刺的人士说的话倒也听上去有几分道理。

前提是,不去与他们认为殷怜“针对”的“人气明星”相比。

殷怜最近的工作量有所减少,而且随着AI的投入使用,许多基本的工作,比如说名下几家公司的账目查询和监管都变得简单迅速,加上殷长生的游戏也渐渐进入轨道,她的心情可以说是上佳,想到先前有观众吐槽说她每次拍片时的前期宣传过少,便决定搞个足够炸裂的前期宣传。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肆意沦陷 皇城第一娇 疯批强撩诱哄!冷欲宿主眼红声颤 君卿莫相忘 凤舞天行 快穿年代世界 重生,太子殿下一心追妻 太刺激了!满级宿主被疯批强制爱 小女巫穿成假千金,要爆红先诅咒 狂妃上线:绝色魔尊痴缠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