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91 章 791(1 / 1)

说实话,别说读懂红楼原作了,殷怜甚至认为很多人都根本未必能理解她这部情节剧里面的许多设计意图。

但是文学艺术就是这样,作者所要传递的内容,读者未必能领会百分之一。但每一个百分之一都弥足珍贵,于创作者和赏阅者都是如此。

而连表层都没读懂的观众们,此时正被煽动着对殷怜本身的背景进行热议——殷怜在情景剧里疯狂嘲讽和攻击贾府对应的现代贪腐群体,于是自然会有人对号入座。很多人只是看了剧情里面一些断章取义的台词,就认为殷怜针对的是自己推崇的偶像,人气富二代,乃至富豪,其中有多少对象真的符合故事里的描述暂且不说,就算确实有这样的隐喻,也不代表殷怜就在黑红楼的主角们。不如说这个故事里,看过的人都知道,主要角色都是可爱又讨喜的。

不过,社会本来就是很复杂的。个人与群体,本来就是一种互相纠缠,却又互相映射和警示的存在。

网上情绪被激化的这一群人,主要还是一些富二代流量明星的粉丝,非要说的话,定位和殷怜其实是比较相近的,都是立的豪门二代的人设,区别大概在于殷怜一直是在给业界送钱,而这群人多半都是来捞金的。

其实就殷怜所知,这圈子里身份背景优越的人其实不算少,不过即使是同一类人,在实际的发展中也会有不同的选择。这一次怼上殷怜的这一群,多多少少都有些黑历史,也都属于不好好拼事业锻炼演技,热衷于各种歪门邪道的群体。

其实说是群体,也不过就是三五个明星的粉丝,是不是真的是这些人的粉丝都不好说,殷怜怀疑还是之前被她搞了的平台在那里故意煽动民意,借题发挥。

她好歹也确实是个三代,本身也是在名利场上工作,对于一些真正富豪的心态还是有一些了解的。人家可是能够面对那些揭露自身行为的警世影片而面不改色,甚至能笑赞拍得好。如果有利可图,人家也不介意投资拍摄——按照他们的说法,这是业界问题又不是他们个人的问题,所以但凡不点名道姓,不涉及到实际的具体利益,他们完全能够装聋作哑。

所以以现实情况来说,真正被影射的人根本不会在这时候出头,否则不是不打自招了吗?而且对于很多资本家来说,很多社会问题也确实不是他们个人的问题,他们只是顺应潮流而已。

这种情况下会出头的人,其实应该是那些“被涉及了具体利益”的人,而为什么几个明星粉会被推出来“祭天”……只能说是利益趋势,一拍即合。

所以面对他人的质问,她也回答得漫不经心:“那不能。我日常花费很节俭的,工薪族水平。不买奢侈品的,不付智商税。”

这肯定不能相信啊——殷怜日常穿的衣服就看上去很时尚,绝对都是大牌子,说不定还是什么限量版。虽然她的穿着风格很独特,很多人都找不到品牌,倒是网购平台会出她的廉价同款,但谁都不会信她的衣服也是网购款,说不定都是高级定制。

……其实还真是,但是价格确实不如很多明星穿的高定。季湘君做这一行的,深知所谓名牌高定里有多少水分,商业上的规矩暂且不说,自家孩子的衣服她通常都是自己挑选布料,自己进行设计,然后再交给手艺上佳的师傅进行定制。

所以殷怜穿的很多衣服,成本可能只有高定的几十分之一,但是用料和工艺却往往要比几万块的当季新款还要好,可见这些奢侈品里都有多少水分。

这还是那种比较上得了台面的外装,如果是一些本身样式简单的衣服,比如睡衣,卫衣等,棉布成本几块钱,真丝几十块,即使挑样式染色做工,也翻不出很多倍去,真正的耗费其实很多时候在于“非生产成本”——比如宣传。

这个就没有尽头了,但是形成的利润增幅也是巨大的。

殷家的话,殷长生是常付这种智商税的,殷淮和季湘君偶尔付一下,但殷怜是从来不付,估计是因为她本质上还是很穷酸。

这点其实剧组很多人都知道,小殷导是个精打细算的人。她倒不至于缩衣减食,只是平日里非常会节约成本,同样的事情,能使用低成本不打折扣地办到的,她不会为了省事或者炫耀而使用高成本的方案。

在殷怜看来,金钱作为一般等价物,是价值和资源的体现,不应该在没必要的地方浪费分毫。

所以她这话,剧组是信的,外头却完全不信。

不但不信,还骂了起来,认为她虚伪,还借机故意引导风向,假扮粉丝发表脱粉言论。殷怜也不在意,但也不忍,闲空的时候直接回复了一个挑事的大V账号:

“我今年买的最贵的东西是一组服务器,给我哥的,超算级别,价格大概就是1.3亿。情景剧项目,我全权投资,一共投了七千八百万。我有钱,我不买奢侈品,有什么冲突吗?”

“我知道你们想说什么,别拿我做垡子。我家不是贾府,我家非要说也该是天波府,有多大碗,吃多少饭。”

“而且有些人未免自视过高,自比林黛玉和贾宝玉?你配吗?剧里是古代,人家的社会观念和三观教育和现代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可以说是情有可原。但如果有现代人也自觉被影射到了……这就不是道德问题,而是该上法制频道了。”

她回复得随意,但是每一句话都很尖锐,可以说是咄咄逼人。

粉丝其实也不常看她开怼,因为大小姐真的很忙也很懒,都不爱在网上发动态的。不过她每次发动态十有八九都是为了怼人,且逻辑清晰有时候还带着沉甸甸的论证,所以粉丝许多时候都很乐意看她开麦。

这次也是,殷怜一开麦,她家粉丝全兴奋了,立刻帮着开怼。

“上赶着对号入座,图啥啊!?”

“黑料不是都说是谣言,辟谣八百次了吗?怎么自家粉都没把辟谣当真啊?”

殷怜这头这么刚,对方反而很快怂了。很快就有粉丝跑来私信殷怜或者在她的首页留言,解释说这些都是粉丝行为,让她不要敌视原主。

殷怜最烦这种粉丝行为,真主不买单的调调。所以忙过一下午之后,看了AI的提示总结,她就又开了一次麦。

先自己做了个表率,开麦要求了粉丝几条:首先掐架的时候就事论事,不要上升到人身攻击的程度。

其次,怼不过的时候也不要恼羞成怒,歇斯底里,来找我、只要立场站得住,我帮你们怼。

大家:“……”

但这种情况确实是有的,有些人其实本身也不是因为粉上殷怜之后才对特定粉丝群体有意见。很大一部分根本就是日常生活之中就有冲突,甚至饱受骚扰。

大小姐的战斗力大家都是深有体会的,所以这时候就有人试探性地伸出了小爪爪,给殷怜发了私信。

其实殷怜根本没时间看那么多私信,但是AI会帮忙进行智能归纳和整理。所以很快她就了解到了粉丝们的大体诉求,以及这些粉丝群体的现况。

AI联系了有诉求的账号,向他们索要了争执的记录,然后又把记录归纳成了两类,她先对第一类进行了处理。

第一类是她自己的粉丝也进行了辱骂或者人身攻击行为的留言,她要求他们先向自己攻击和辱骂的对象进行道歉。

这一波让很多人感觉很不服气,所以殷怜也在信息里进行了一定的安抚,主要是强调,她要师出有名,首先必须他们立场站得住,所以愿意道歉的,她之后才会帮忙出头。不愿意道歉,不听话的,她之后也不会管。

虽然有一部分人因此勃然大怒,因此而挂了她并且公开脱粉,但大部分寻求帮助的粉丝还是在思考过她的劝导之后,选择了在相应的平台进行了道歉。

这一场景在一时之间竟然上了好些热搜,也引发了讨论。

有人对她的行为不以为然,甚至用这件事去嘲讽那些发布道歉的粉丝。一部分粉丝也觉得自己憋屈,但也有舆论认为殷怜的这个做法非常成熟且有社会责任感,私下赞叹的。

然后才是重点。

几天后,殷怜直接发布了一篇文章,剑锋指向的直接就是这几天里跳得最欢的那群粉丝归属的流量。她首先介绍了一下情况,表示所有信息来自粉丝投稿,且经过法务人员调查和确认,以及公证部门公证,涉及侵犯人身权利的已经向法院起诉,涉及到违法行为但是只有部分证据的已经报警并请求调查,然后发布了具体的文件并@了明星。

又是堂堂三百多页的证据集合文件。

文件主要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粉丝大量活跃并且有频繁攻击其他群体行为的平台,要求偶像在这些平台都发布声明,对于粉丝的行为进行严格规范。

殷怜说得很不客气:“听不听是粉丝的事情,说不说是偶像的问题。一句话不说在那里装聋作哑,遇事儿就推脱责任,那也别叫什么偶像了,直接叫小蜜多好。什么事儿都要粉丝出头,自己只要拿钱撒娇卖惨就行了,我们通常管这个叫包养。”

文件的第二部分,则是直接针对的粉丝个体或者团队。殷怜为近三年遭到过其粉丝群体网暴甚至校园暴力的183名自家粉丝发起诉讼,在合并一部分加害对象和受害群体以及其社交关系之后,把案子分成了一共十一个诉讼案,每一个证据都丰满到让人觉得溢出了的地步。

殷怜还表示会申请公开审查(虽然不一定批得下来),并且第一时间在映网更新相关进展。

而第三部分,则是针对流量工作室的。她是真的狠——她收到的证据里,有一些来自几个粉转黑的孩子,对方一度亲眼看到过粉丝群里粉头如何教导粉丝人肉和网暴对家,可能是这个粉丝小群体本身三观比较正,感觉接受不了,有人就直接退群脱粉了,但还有小伙伴思维比较冷静,继续潜伏在了群里,截图和记录了很多信息。

前两年的部分只有截图,后来因为殷怜搞平台时候的科普,他们都开始录制视频,用一些权威新闻网站进行时间印证,然后也截图或者录下了网暴主导者们的一些个人信息,其中两个粉头甚至还有电话号码。

殷怜通过电话号码锚定了对方的身份,追踪了对方在网上的各种社交媒体情报,并在收集好情报之后,对对方的具体工作生活状态进行了分析。

其实最重要的是查资金往来和银行流水,这才是粉头是否受雇于流量工作室的证据。殷怜不是做不到,但是真要做的话显然违法了。虽然这样说,她还是稍微调查了一下——不打算作为公开的证据,只是希望在报警之后,能跟警方调查出来的内容进行一下互相验证,心里有个数。

然后她就拿着明面上粉头出入流量公司,与工作室相关人员往来合照或者私下约饭的一些证据,报了警。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肆意沦陷 皇城第一娇 疯批强撩诱哄!冷欲宿主眼红声颤 君卿莫相忘 凤舞天行 快穿年代世界 重生,太子殿下一心追妻 太刺激了!满级宿主被疯批强制爱 小女巫穿成假千金,要爆红先诅咒 狂妃上线:绝色魔尊痴缠不休